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科普双升级探索经验

汇聚科技场馆优质资源为打造“首都科普”新名片贡献力量

北京市科协百强社团科普双升级典型经验之二

信息来源: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      发布时间:2020-06-18

  “老师,老师,参加这次首都科普研学,兴奋得我晚上都睡不着了,简直太开心啦”,“恐龙骨架会不会动起来?一动不动的标本会不会突然活过来?原始人会不会窃窃私语?夜宿古动物馆这么诡异的事情,想想就兴奋!”炎炎夏日,莘莘学子开始了身心放松的暑假,如何把假期生活安排的充实又有意义呢?2019年暑假,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针对偏远地区及远郊区家庭环境较为贫困的优秀学生,开展了首都科普主题研学“科学教育北京行”研学公益活动,汇吸引了来自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等6个区的240名中小学生和科技教师。

  在前期筹划阶段,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发挥科技场馆、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的优势,开发优质科普研学课程。同时凝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将科技创新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科普研学资源,设计出“探秘中科院”“高校探梦、生涯规划”“带你遇见不一样的北京”“探秘多元科技、构建科技生活”4个主题,规划完成13条研学路线,每条路线共计5天行程。

  看,有恐龙在跳舞,斑马在蹦迪;听,北极狼发出午夜嚎叫,猫头鹰发出咕咕的叫声,还有各种骷髅和博物馆猎奇恐怖传闻向学生们发出勇气大挑战。电影里的“博物馆之夜”在夜宿中国古动物馆时,成了同学们的亲身经历。古生物专家全程陪伴兴奋异常的同学们,为他们讲述夜行性动物的别样习性,如懒猴的眼睛为什么比较大,鳄鱼的眼睛为什么会发光。带同学们看夜晚“加班”的霸王龙,讲述棘龙、棘鼻青岛龙等恐龙复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带着同学们在恐龙密室里破译密码、寻宝藏、动手实践修复化石,为恐龙恢复模样;最后在帐篷里邻恐龙酣眠,梦回侏罗纪。同学们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游戏,在欢笑声中学习。

  短短5天的行程,同学们跟随专业的研学导师参观了各类科普场馆、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动手参与实践课程、亲身感受高校氛围、夜宿中国古动物馆、体验直升飞机,将足迹留在了中国科技馆、中科院古动物研究所、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学中心、中华航天博物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多家场馆及高校,活动内容精彩纷呈。

  结营仪式上,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尤其是一些边远郊区第一次到这些科技场馆参观的学生,他们对此次研学机会尤为珍惜。临别之际,不少同学对研学导师还有协会工作人员依依不舍,一个劲地抹眼泪。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对协会全体工作人员说谢谢,更表示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中,他们不仅在博物馆里了解了地质变迁的历史、人类的进化史、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等,增长了知识,更开阔了视野,磨练了意志,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自北京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以来,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进入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切实有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摆在协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协会不断创新思路,着眼北京地区丰富的科学教育馆资源,针对首都科普的发展形势和使命要求,积极推动科普理念和实践双升级,以“首都科普主题研学”为主线,以系统化的课程为核心,以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为目标,依托协会场馆资源,将教学、体验、探索融为一体,探索面向青少年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模式。首都科普主题研学秉承公益性和市场化并举式发展理念,将公益研学项目与扶贫扶智相结合,逐步建立首都科普主题研学品牌效应。协会各场馆也因研学使得其场馆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

  协会持续服务科普场馆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广泛开展效果评估、成果鉴定、学术评估、人才评价等多种形式的经理学术实践,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去年新增会员10家,创办“首都科普”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00余篇。同时,以北京科学教育馆科学传播大赛、科学思想方法主题展教区、首都科普主题研学、科学思想方法公共研究平台、《科学教育》期刊、科学教育馆绩效评估资助、科学教育馆馆长高峰会、全国科普日“首都科普”联合行动等平台为抓手,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为切入点,提升场馆科普理念和科普实践,形成科学素质展示中心,创造北京经验,辐射全国地区,为打造“首都科普”新名片贡献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