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学讲堂第666期《后疫情时期,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信息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发布时间:2020-10-11

  2020年10月10日,首都科学讲堂线上开讲,本次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陆林,为大家带来题为 《后疫情时代,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精彩讲座。

  

  后疫情时代,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当国内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疫情时期,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今后几年内,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其中,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

  第一讲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特点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趋于一种良好的和正常的状态,对一个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一开始的时候,就把健康定义为三个大方面:身体健康,也就是身体上各项指标,比如说血糖、血压、体温这些是正常的;心理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包括智力、情感、行为;对社会环境适应良好,很多青少年身体很好,但到一个新环境适应不了,这也是不健康的一个表现。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全国儿童青少年当中大约有20%左右的青少年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也就是5个当中就有1个。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就会减少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的发生。儿童青少年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在我们国家发病率相对来说还是偏低的,因为这些儿童青少年可能和家人、跟朋友、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保护因素可能多一点。同时,最近十几年来,网络游戏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国网民中,儿童青少年比例占到22%以上,其中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比例明显高于日本和欧洲地区。

  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很多孩子在学习或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比如6岁以下易患的孤独症,全球范围的孤独症的发病率都呈增长状态,近年,我国孤独症的发病率增长得比较快。儿童青少年容易出现的精神心理问题还包括焦虑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抽烟、喝酒。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很多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一些自杀行为。

  第二讲 疫情可能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自从今年1月暴发以来,对我们国家,对全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截止到9月底,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死亡的人数接近100万。目前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也有儿童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比如武汉,就有几百例儿童青少年受到感染。疫情暴发期间,这些儿童青少年不能上学,不能见老师,不能见朋友同伴,不能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只能隔离在家上网课,这给他们的精神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生活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一个是很多儿童青少年对疫情不了解,精神高度紧张,总把身体上的不舒服和新冠肺炎症状联系起来。有些孩子总去洗手,觉得如果发烧有可能是感染了。还有很多青少年因为疫情防控长期隔离在家,隔离期感觉到恐惧、沮丧、厌倦,还有一些孩子因为不能上课导致焦虑、抑郁。没办法到学校和社会,与同伴交流,所以很多青少年变得很孤僻。很多父母因被感染而隔离,孩子和父母分离后,孩子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特别是小一点、4岁以下的孩子。更有孩子独自被隔离在家,这些青少年将来有30%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应激综合征,这个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疫情对青少年学习和升学就业也有影响,有些青少年不能很好地适应在家上网课的生活,有些青少年去国外留学交流,也不能成行。另外,今年高考推迟,很多孩子压力变得很大。疫情也让大学生就业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够及时就业,也会造成一些精神心理上的问题。

  疫情期间,亲子矛盾也会增加,因为孩子天天跟父母在一起,物理距离的缩短,孩子的缺点也被放大了,另外还有父母跟孩子沟通出现问题。疫情期间有一个孩子找医生咨询,说实在是忍受不了妈妈对他的一些方式,每隔十分钟就要开一下他的门,问他在干什么。一会儿送杯水,一会儿送吃的,让他不胜其烦。这个妈妈本身就有些焦虑,但孩子不能够忍受妈妈这样不停地打搅,父母也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对他的关心,这就是亲子沟通的问题。

  疫情之后,青少年常见问题包括急性应激障碍——比如家里有人去世,或者家里人突然被隔离,或是传染病在自己周围暴发,那么这些青少年就可能出现急性的应激障碍。这种急性的应激障碍,可能导致睡不着觉、哭泣,甚至觉得精神心理有些不正常了,这种急性应激障碍,需要医生来帮助和解决。

  还有适应性障碍——不能够适应家里上学的环境,还有开学以后不能够适应学校的这个环境。比如说见到同学,见到老师,觉得不像原来沟通那么顺畅,所以感觉到烦扰。有感染了新冠肺炎的青少年,康复以后总担心复发,担心周围人另眼看待,别人洗个手就觉得是针对自己,这也是适应性障碍的表现。

  还有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我们社会未来面临的问题,叫创伤后应激障碍。虽然疫情在中国得到控制了,但是对人群的影响还是持续存在的,特别是在武汉,很多的感染者仍然把自己隔离在家,没有走出来。这个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受到影响的人群能够尽快恢复。

  疫情之后,我们的心理遭受创伤,一般的应在半年之内恢复正常,如果半年之内没有恢复正常,就会变成一种慢性的精神心理的问题,对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还有一种是自伤行为。表现为情绪不好,心理烦燥,甚至常常觉得没什么意思,然后通过伤害自己,感受疼痛,以达到缓解情绪的目的。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在国际上发生率很高,可以达到17%,也就是5个人中会出现1个。我国大概要偏低一点,在13%左右。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因为伤害自己,有可能会变成很严重的一个行为,导致生命危险。这种自伤行为在疫情期间也是呈现增加状态。疫情的隔离,社交的隔离,网络的使用,都可能造成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

  疫情期间,部分青少年也出现了睡眠问题,这也对健康造成影响。很多青少年体重超重,甚至有血压和血糖的问题,都和睡眠不正常有关。另外,长期睡眠有问题会变成慢性失眠症。睡眠问题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的人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要翻好几倍以上,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保证良好的睡眠。

  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疫情期间,网络游戏成瘾的人,青少年人数增加了2%。因社会活动减少而导致沉迷游戏的孩子,身体上、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长期打游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可能出现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体重超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对孩子的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造成巨大的危害。

  第三讲 疫情下保持心理健康的策略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的结果,新冠肺炎病毒可能会被控制,但其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却不会马上消失,保守估计将持续10年到20年以上,所以保持心理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会有不良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学会正视它,接纳它,允许它存在,学会与不良情绪共存。人类本身是有情感反应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有情感脆弱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它,同时从不良情绪中尽快走出来。重要的是,要学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解。

  首先要辨别自我情绪,其次能够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通过锻炼,通过和父母朋友老师的倾诉交流去缓解,或者通过一两次哭泣等方式合理宣泄。这样,我们的心理就会慢慢变得健康起来。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正式使用之前,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睡个好觉,也能帮助我们在一定意义上增强抵抗力,防御新冠病毒的感染。青少年最好每天都要运动一个小时左右,即使作业再忙,每天的运动时间也不能少于半个小时。运动和听音乐、画画、读书等方式一样,能够起到转移注意力和不良情绪的作用。因为睡眠太少,会影响健康。青少年每晚11点钟左右睡觉,每天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长是最好的,这个时间点人体内会分泌生长激素和帮助睡眠的激素。能睡好觉的孩子,个子长得也快。如果孩子睡不好觉,可能会影响到生长发育。对于遇到一些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来说,学习一些心理调试的技术,也很有必要。比如一些认知调整和放松练习,还有平缓呼吸的方法和正念放松的技术。大家可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国家卫健委的网站上寻找,上面有很多免费的指导视频:怎么样调节自己的情绪,怎么样减轻焦虑,怎么样减轻抑郁,怎么样去调节心理等。

  除了儿童青少年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家长作为守护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人物,更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些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孩子。想要让孩子少玩游戏,家长在家也要少玩游戏。家长要求孩子情绪平稳,家长自己也要调节好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不安。另外,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注意要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比如说跟小的孩子一起画画、讲故事,向孩子讲什么是疫情。然后告诉孩子我们外出为什么要戴口罩,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以及怎么样让自己不受病毒侵害。仔细观察孩子的饮食、睡眠、学习、生活习惯,如果孩子晚上睡眠不好,要及时给予关注。家长要学会处理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压力之下,父母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良的情绪转移给孩子。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自我意愿。出现冲突的话,要科学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犯错的时候,要优先讲道理,除非有非常不好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这种惩罚也不是打骂,可能是让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打骂孩子永远是错误的,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情绪的问题。

  另外,要做好心理健康的教育。学校的老师和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儿童青少年有没有抑郁、失眠、焦虑的问题。遇到问题,要科学对待,不要大惊小怪,不能另眼看待,更不能打电话叫父母把孩子领回去,甚至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家长。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回避心理,导致更大的问题。儿童青少年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解决、减少问题。比如日常来说,通过心理课的课堂教育、一些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的宣传,能够让孩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孩子已经遇到问题,就要做一些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如果更严重的话要找一些专业的医生来帮助解决。如果孩子可以回到学校,一定要及时让孩子回到学校环境中,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在校可能出现问题,不让孩子恢复上学,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家里面,有时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

  很多儿童青少年十分依赖网络游戏,家长和老师应该进行指导和帮助,比如限制单次上网的时间,每天要有规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合理饮食和一定的运动量,增加同父母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别的一些休闲的活动,比如听音乐、读书等这样一些其他的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很多青少年一紧张,一不高兴就玩游戏,这不是一个好的应对不良情绪的方式,也不能减少儿童青少年心理的问题。

  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首先,可以通过网络的心理咨询平台找一些专家、医生来判断、评估,如果有情况,通过咨询手段看是否能解决。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可以通过规律睡眠、体育锻炼和适当的沟通交流,甚至练习一些自我放松和心理调节的技术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求助专科的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来帮助解决。家长不能太着急,不能“乱投医”,更不能对孩子采取一些极端甚至打骂的行为,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

  第四讲 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关键的成长发育时期,这时出现的一些精神心理问题,大部分可以通过专业的有效干预得到康复和缓解。所以,我们国家建设健全儿童青少年精神服务的体系至关重要。据统计,每年在我国有5000万到1亿的儿童青少年,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但全国范围内的儿科医生人数不足10万,我国儿童精神科专业医生数量甚至不到500人,不仅如此,国内的优质儿童精神科医生也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国内儿童精神科医生的短缺现状,导致儿童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看病难”的问题:专业的医生不够,床位也不够,很多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重视培养儿童精神科医生已经刻不容缓。

  另外,教育领域也应完善心理危机的预警体系,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心理健康。每一所小学、初高中和大学,都应有具备专业训练背景的心理咨询机构,从而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危机应对体系。我国的《全国精神卫生体系发展指南纲要》《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里面,都特别强调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全国精神卫生体系发展指南纲要》就强调指出,要构建儿童青少年公共的服务网络,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要有儿童心理科,配备专科医生,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但现在很多的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还没有开展起来,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有的没有开展,有的开展起来了,却没有合格的心理治疗师,所以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比如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能够有序、高效地应对儿童青少年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也要做好宣传、心理辅导的工作,加强组织管理,规模建设,规范化地进行培训。通过有效宣传,让每个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了解儿童的心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估、干预和治疗。促进心理服务模式多样化,除了走进医院,也走进心理咨询室,包括一些网上会诊和咨询。特别是西部地区,到京沪等一线城市看病很不方便,但通过使用网络手段,可以弥补一些我国儿童精神医学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情况,解决西部的儿童精神科不够的问题。

  同时,我们对儿童青少年一些危险的行为要进行调查和评估,有些地方可能出现儿童青少年的一些自伤、自杀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容易被效仿,我们要进行及时预警,进行一些专业干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希望公众都能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发育特点,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儿童青少年能够通过学习咨询,通过规律的生活,通过体育锻炼,通过与朋友、老师、同伴的交流,来减少和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如果遇到严重问题,能有专业的医生,通过专业的治疗来解决。希望在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远离心理疾病,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