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学讲堂第620期《证据—90载化石传奇》

信息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9-12-12

  2019年12月1日,由188bet体育与真人 主办的第620期首都科学讲堂活动在首都图书馆举行。本期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了中国古动物馆社教部的葛旭老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证据—90载化石传奇》的精彩讲座。


  1929年12月2日,时年25岁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捧起了那个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头骨,震惊世界,从此,中国以及中国化石浓墨重彩地标记在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版图上,同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也自此肇始。化石为何被如此看重?因为它们是地球上亿万年来生物演化和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所以古脊椎所的几代科学家一直孜孜以求地调查、发掘、修复、研究、收藏这些地质历史中孑遗的瑰宝。
  在古脊椎所成立90年之际,葛旭老师重点介绍了著作《证据—90载化石传奇》中的10件展品,以此为镜,反照古脊椎所人和中国人这近百年以来的巨大变化。
  1929年12月2日,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这是考古史上最著名的电报。1921年到1966年,周口店发现6个近乎完全的头骨,20件大的以及大量的小头骨碎块,15件下颌骨,157髁牙齿,3段肱骨、1段锁骨、1件月骨、7件股骨和1件胫骨,有40个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
  北京猿人不是一个个体,也不是一个家族。40个左右的个体可能没有关联。他们是不同时期生活在周口店乃至华北地区的直立人群体的代表,周口店猿人洞是少数群体临时的家园。
  1941年,由中国人自主发现,发掘,研究,装架,展出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截止到 2019年7月,中国已经研究命名了 308种恐龙;所涵盖的恐龙种类居世界首位,每年还在以新发现6-7种的速度增长。
  中国的化石成就不只在恐龙,197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在甘肃合水县水电站建设工地,甘肃省博物馆谢骏义,古脊椎所赵聚发、郑绍华用了43天时间发掘出来了亚洲最完整的剑齿象骨架之一,100多块足骨中,连最末端、最小趾骨都保存下来。我国科研工作者承受了各种压力,坚毅的科研者不改初心,最终完成了黄河象的化石发掘和科考工作。
  首都科学讲堂同期实现在北京时间、YY在线直播,据初步统计,本期讲堂超过14万人(次)在线观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