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显效 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047家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北京市疏控并举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12月29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年多来,全市一般制造业企业持续退出,“三城一区”建设全面拉开;同时,战略合作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阿里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5个数据中心已投入运营……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节点之年。北京将继续发挥“一核”作用,带动河北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两翼”发展,同时推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

  1-11月全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疏控并举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全市一般制造业企业持续退出。市发改委提供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

  其中,1-11月全市共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累计达到3047家;疏解提升计划内市场49个,疏解关停物流中心16个,累计分别达到630个和122个。

  全市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实现进一步调整优化。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5所学校新校区加快建设;此外,朝阳医院东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扩建、口腔医院迁建等工程也相继开工。

  截至目前,全市“留白增绿”完成增绿1600多公顷,规划布局便民设施和高精尖产业,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190个。

  “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推动高精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首都经济发展实现平稳运行、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恩全在此前“北京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解读会上表示。

  今年12月,北京市集中发布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3个区的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高质量发展依旧是全市高精尖发展的压舱石。

  比如,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发布实施,出台“人工智能十五条”等科技创新政策;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5个大科学装置全部开工建设,雁栖国际社区等项目加快建设,“科学+城”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同时,未来科学城推进“能源谷”建设、生命科学园三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营。

  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继续推进,全市多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对接大会,促进北京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区域转化应用。市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1-11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北京技术市场服务平台服务合同额超24.5亿元,服务企业近7000家次。

  其中,1-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10亿元,累计超990亿元。一批知名企业和机构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创新平台成效初显,科技创新园区链加快形成,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000家。

  4+N产业合作步入快车道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行动提出以来,北京市出台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配套政策意见,坚持疏解与承接一体推进,联合津冀制定印发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意见,引导非首都功能产业精准转移,集聚发展。

  1-11月底,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自挂牌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300余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自贸片区正式挂牌。

  京津冀三省市利用科博会平台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并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现场签约52个产业合作项目,涉及智能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多领域,计划投资额149.12亿元。

  此外,为引导三地产业更好对接,今年10月25日,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现场签约52个产业合作项目,涉及智能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多领域,计划投资额149.12亿元。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三地还将针对重点承接平台,研究出台一批鼓励支持政策,帮助提升平台承接能力。为推动签约项目早日落地生根,三地将共同做好跟踪对接和精准服务,推广企业“服务包”等好经验和好做法,提供政策支持咨询,确保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对有合作意向正在洽谈还未签约的企业,将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成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