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拉开帷幕

信息来源:学会部      发布时间:2021-07-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十四五”规划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1年重点任务,进一步团结带领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助力首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7月27日,北京市科协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办“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拉开了第24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序幕。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马林,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春红,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北京能源学会理事长张信荣,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薛勇,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九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WWF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王伟康,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自然与气候律师蒋博雅,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驻华代表处生物多样性、气候与环境领域主任Alexander Fisher,中德能源转型研究项目主任Anders Hove,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Spencer Dale出席论坛。

  

  本次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是中国科协年会的重要活动,也是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启动活动,聚焦北京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等重大议题,探讨交流新阶段新形势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要求、国际大都市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发展转型路径、气候投融资与国际碳市场、低碳技术最佳实践与示范项目、北京冬奥会碳中和途径与方法等内容,广泛邀请了有关国际机构和组织,积极引进国际先进低碳技术与公益项目,促进京津冀低碳发展的长效国际合作机制形成,对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实现碳中和提出专家咨询建议。

  蒋兆理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策略和途径,探讨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交流平台。同时也希望国际国内科技界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始终坚持多边主义,不断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共同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刘印春在致辞中强调,本次论坛积极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和联络长效互动机制建设,为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科技解决方案。作为奥运之城和全球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实现碳中和上争当“领头羊”,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作出北京示范。他指出,下一阶段,北京还将下大力气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科学制定实施路线图和时间表,着力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大引擎;布局碳中和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示范工程。同时,他宣布第24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正式启动。

  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是首都地区综合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自199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3届。近年来,学术月围绕北京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举办百余场活动,线上线下覆盖上千万人次科技工作者,已经成为首都地区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市科协深化改革以来,持续推进经理学术实践,打造了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等一批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称的学术品牌活动,使学术月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年,第24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以“蓄学术交流之水,浇创新发展之花”为主旨,聚焦北京“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在7月底到10月底期间,举办200余场各类学术活动,做强“首都学术交流主平台”,进一步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本届学术月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一是打造首都学术品牌。持续打造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系列报告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等北京市科协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突出学术交流在促进原始创新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多学科交叉、双向互动式的学术交流理念。学术月期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系列报告会将邀请成果作者走进高校、企业和“三城一区”召开至少8场报告会,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对于科技工作者成长、服务原始创新以及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积极作用。

  二是聚焦三城一区和重点产业。全国学会积极参与本届学术月,围绕医药健康、空间技术、智慧城市等领域,召开生命科学与智慧医疗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第十五届智慧城市大会等三十余场大型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各市属学会、基层组织举办各具特色的专业学术活动,聚焦“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国际交流、区域发展、医药健康、科技评价、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举办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中关村峰会、2021年京津冀面向数字经济的高精尖产业发展论坛、大循环:农业农村有机污染防治研讨会、第七届先进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中国纳米能源材料学术论坛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着力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搭建科技创新人才的服务平台,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引领青年人才成长,助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举办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第二十二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第十六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征集等活动,开展好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材料发展青年论坛、北京物理学会走进高校系列活动——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报告会等面向青年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以品牌凝聚人才、以价值引领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筑牢人才根基。

  四是促进学会能力整体提升。通过举办市科协十佳影响力学术会议和十佳科技评价项目经验交流会,对市科协团体会员举办的学术会议、学会积极落实北京市科协经理学术理念工作部署开展的科技评价工作进行梳理、遴选、总结,切实发挥高水平学术会议和优秀科技评价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满足科技工作者学术成长需求,进一步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推动科技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