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需求的数值预报数据同化创新

——北京气象学会举办第八期专家论坛

信息来源:北京气象学会      发布时间: 2021-10-25

10月20日,北京气象学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第八期专家论坛,此次论坛由北京气象学会主办,中国气象学会、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支持举办。本次专家论坛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谢元富博士作特邀报告,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院长苗世光研究员主持了此次论坛交流。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学会理事和会员、相关科研和业务单位人员等130余人参加了论坛。

谢元富博士获天津大学理工分校计算数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运筹学硕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计算机科学博士。曾担任美国国家海洋气象管理局(NOAA)联邦科学家、研究员,2017年被评为国家特聘专家并回国工作。主要从事数值分析、数值优化、数值预报模式和数据同化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首次将多重网格法应用到气象数据同化上,发展了时空多尺度分析同化系统(STMAS),提出首个满足球面精度要求的有限体积Z-网格模式,并在GPS水汽透析技术、地球观测系统模拟实验、目标观测识别算法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谢元富博士作了题为“面向需求的数值预报数据同化创新”的学术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气象预警预报中心(简称预警中心)是由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深圳市联合组建的新型气象研究单位,依托深圳市气象局,针对省局和市局气象业务中的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工作。本报告介绍了预警中心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的几项数据同化和数值预报改进工作。预警中心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实现同化和模式的创新技术与方法,关注和解决对欧洲中心初始场依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水平。

报告主要介绍了多重网格、控制变量、物理约束、机器学习、模式精度等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预警中心利用深圳特区先行示范的优势,积极与气象同行开展合作,加快推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谢元富博士的精彩报告,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大家围绕计算机软硬件环境能力限制和提升、机器学习原理及其与数值模式的关系、观测资料特征提取、模式分辨率持续提升的优劣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报告不仅在技术方面启发了大家对数值模式研发的深入思考,更激励着大家关注我国数值模式的自主研发,聚焦“卡脖子”问题,吸引和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我国数值模式的持续和深入发展。

学术交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